English | 中文

本所动态

今天你“网格化”了吗?探索常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下的法治建设,张林芳律所钱隆论文获奖

上传时间:2020年6月7日 作者:钱隆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,切实推进我市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试点工作,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现代化“常州模式”,常州市委政法委、常州市法学会、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、常州市律师协会联合开展了“第三届常州基层法治建设论坛”论文征集活动。


经过相关单位推荐、评委会匿名评审、会长办公会最终审定,本届论坛论文获奖名单已于近日公布。张林芳律所实习律师钱隆撰写的《“网格+“法治 ——探索市域治理模式下的法治现代化》荣获三等奖!


常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


自2017年8月江苏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工作启动以来,常州市致力于打造全要素、全市域、智能化、大联动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。以镇、村两级为实施主体,组建以网格长、专职网格员、兼职网格员、网格志愿者、网格联络员为主体的网格服务管理队伍。


行进在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上,常州牢记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“强富美高”的殷切嘱咐,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”重要指示精神,把市域社会治理纳入“高质量管理明星城”建设布局,制定《社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》,以网格化为基础支撑、项目化为推进方式、智能化为动力引擎,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之路。


优化网格设置,科学划分网格6257个,全部地图标注和统一编码;建立“一二三四多”机制,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、精细化跟踪管理;打造“我的常州”APP政务服务移动总门户,融入65类540多个政务服务应用事项……


通过近年来的大力推进,常州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。通过“大事全网联动、小事一格解决”的运行模式,常州致力于把为民惠民的理念和行动,充分体现到基层社会治理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
法治是关键建设、长期建设

法治工作不仅涵盖了立法、司法、执法等公权体系,更需要突出的是普法、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民权要素。

随着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”概念,特别是“网格+”治理机制的提出,已为基层法治建设打开了新的突破口——从“公权主导”向“公众主动”的趋势转变,预示着基层法治建设“投入大、收效微、渗透浅、进展慢”的发展窘境逐渐破冰;坚持“法治引领”的同时,常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也筑起了坚实的法律保障。

法治工作是市域社会治理“全要素”中的重要环节,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建设、长期建设。


返回当前列表: 主页 >新闻中心 >本所动态 本文关键词:

Copyright © . All Rights Reserved.苏ICP备06053889号

地址:常州市晋陵北路1号新天地商务广场A座15楼

电话:(0519)86612899 88139221 86612035

传真:(0519)86615348 Email:zlf@zlflawyer.com

网站声明:本网站所有文章,除注明转载来源的文章外,所有权利均属本网站所有或行使,任何转载行为,均应与本网站联系并征得同意后方可实施。